上一篇内容

下一篇内容

为了逃税,公司老板竟然指使会计虚开增值税发票30多万,逃税20多万余元。被公安机关抓获后,老板以为自己补齐了税款和罚款就没事了,too young too simple!
案例:
武汉某模具公司的负责人肖某为了逃税,在2015年至2016年期间指使公司会计金某,分批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2万余元,累计偷逃增值税税款20万余元。
原本以为自己帮助公司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但让肖某万万没想到的是,两年后东窗事发,肖某被公安机关抓获,会计金某得知消息后也选择投案自首。
最终,肖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被告人金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被告单位武汉某模具有限公司被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被告人当庭认罪悔罪不上诉。
解析:
逃税会被判刑吗?逃税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判刑?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疑惑。
首先,偷税是违法行为,只要是因为纳税人的原因少缴税款,不论主观客观,一律视为偷税。偷税需要承担相应地经济责任、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我们按照情节的严重性来分析:
比如情节较轻的,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要补交税金和缴纳滞纳金;偷税数额不满1万元或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不到10%,税务机关追缴偷税款、并处偷税额5倍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点的,还要承担行政责任: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
情节严重的或者恶劣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经常有小伙伴会搞不清偷税和漏税的区别,这里我们解释一下。
偷税是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纳税,
漏税由于税务机关的疏忽,使纳税人少缴税款,这就称为漏税。
版权声明
上一篇内容
下一篇内容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罚还是不罚?
本案中,张某借用其他企业的名义为自己的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不符合当时的税收法律规定,但张某强并没有偷逃税的目的,他的行为也没有给国家造成税收损失,对社会没有危害。一审法院判处他承担刑事责任,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虽然被告没有对本案的判决提出上诉,但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不应当定罪处罚,因此不核准一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将本案发回重审。最终,本案一审法院宣告张某无罪,切实保护了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产权意见》关于“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的要求。这一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全国法院在司法审判中,按照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不规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年中介服务行业最新税收筹划方案
2021年文学行业最新税收筹划方案
2021年贸易行业最新税收筹划方案
返回顶部
税收助手
专家咨询
节税计算